园长课程管理分析
随着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的颁布,幼儿园的课程改革逐步深化,园长与课程管理。在近几年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,课程管理越来越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因素。我国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,园长在课程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园长的课程管理观念和行为直接决定着新课程在幼儿园的实施。园长是幼儿园全面工作的组织者、领导者、参与者,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。在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生机盎然的今天,如何寻找突破口,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,使幼儿园课程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,是新世纪园长的要务之一。
课程管理的缘起
1925年,西方学者Flanders出版了《小学课程的立法控制》一书,这是对课程管理较早的研究。此后,大量关于课程控制和课程管理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版,如VanGeel的《控制学校课程的权威》、McNeil的《控制的矛盾:学校结构和学校知识》等。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了课程管理的问题,如钟启泉教授的《现代课程论》,在幼儿教育领域也有不少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关注课程管理。课程管理起源于教学管理,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,园长主要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,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计划、组织、控制、监督等管理活动。它是幼儿园管理的主体部分,其核心是保教质量管理。园长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为:制定本园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计划,组织开展科研工作;组织教师努力钻研业务,定期交流教学经验;研究幼儿特点并制定教学计划,组织实施教学活动,加强教学监督、检查工作。< ……此处隐藏1610个字……>
半开放性。即课程管理既要以“政”为依据,又要以“研”为依据。换个说法,课程管理既需要等级、常规、控制的管理,又需要平等、研究、开放的管理。以往,我们的管理主要是前一种,所有指令的形成过程都是靠园长的思考。有的.幼儿园搞课题研究,所有重大课题的负责人都是园长。这么多的重大任务都靠园长一个人来完成,显然在精力和智慧上是不现实的,另外,也影响大家的积极性。如今,我们已开始认识到后一种管理的重要性,但值得注意的是,后一种管理也不能走极端。仅仅强调平等、研究、开放,幼儿园就会乱套。幼儿园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挥系统,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,教师和保教主任、保教主任和园长是平等的。但是,在行政管理的时候,教师不能代替主任,主任也不能代替园长。因此,课程管理需要开放,但不能全开放。
全面性。即课程管理是全面的、全程的、全员参与的管理。(1)全面的管理。坚持课程管理的全面性,首先体现为管理对象的拓展。园长课程管理涵盖课程资源的分析与管理,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,课程开发各个环节的管理,教学过程的管理及课程实施与评价过程的管理。(2)全程的管理。幼儿园课程管理不再局限于对评价阶段的管理,而是涵盖了课程计划、组织实施与评价的全过程,并强调各个环节都应围绕课程目标去运行。在全过程的管理中,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保证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。(3)全员的参与。这也是全面性最大的特点。现在的课程管理不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,各个部门的所有员工都必须参与管理(教育行政人员、课程专家、园长、教师、幼儿、家长、社区成员)。这种转变要求成员之间在课程管理过程中相互协调与合作。加强课程管理主体之间的合作,将有助于园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,提高课程管理的效益,同时,也将有效地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。